|
《傳感器分類與代碼》國家標準發布 |
|
隨著科技的發展,尤其是智能系統的應用及物聯網的興起,對傳感器的需求越來越多,壓力傳感器,溫度傳感器,濕度傳感器,氣體傳感器,電流傳感器,電壓傳感器,位移傳感器,等等傳感器的產品出現,它是一種能把特定的被測信號,按一定規律轉換成某種可用信號輸出的器件或裝置,以滿足信息的傳輸、處理、記錄、顯示和控制等要求的設備。傳感器位于物聯網的感知層,可以獨立存在,也可以與其他設備以一體方式呈現,是物聯網中感知、獲取與檢測信息的窗口,為物聯網提供系統賴以進行決策和處理所必需的原始數據。
而對傳感器確沒有統一的標準,大多的廠商根據自己或者客戶的需求定制不同的標準,從而也是的傳感器產品質量參差不齊,也這樣也不利于物聯網的發展。
《傳感器分類與代碼》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,2013年列入國家標準委國家標準制、修訂計劃。選取合理的分類依據對物聯網中各類傳感器進行分類編碼,有助于傳感器及相關設備的管理與統計。
該標準采用混合分類法對傳感器進行分類。首先采用面分類法,選取被測量、轉換原理和是否智能傳感器等3個面。對于被測量和轉換原理,采用線分類法進行劃分。
標準對傳感器分類代碼采用組合碼,由3段共12位數字碼組成。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:第一段包括第1位到第7位共7位數字碼,表示被測量;第二段包括第8位到第11位共4位數字碼,表示轉換原理;第三段包括第12位共1位數字碼,表示傳感器是否為智能傳感器。
傳感器有了國家發布的標準,將有利于傳感器行的規范與發展,也將更有利于物聯網發展。
|
|
|